•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突发!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这种癌症,他该如何治疗?

[复制链接]
2152 0 青菜567 发表于 5 小时前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Tony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8日,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声明称,虽然这是一种更具侵袭性的癌症,但这种癌症似乎对激素敏感,因此可以进行有效治疗,拜登及其家人正在与医生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拜登现年82岁,于今年1月卸任美国总统。

“男”以启齿的秘密——前列腺

男人一旦上了年纪,总有些难以启齿的尴尬,如尿频、尿急、尿不尽……很多人会猜是不是肾虚,但更有可能是前列腺出了问题。

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器官,它像个智能水闸,控制、协调着人体排尿,还参与内分泌,以及射精等活动。正常状态下,这个闸门能灵活开合,但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问题:
  • 前列腺肥大,挤压尿道,引起尿频、尿急;
  • 前列腺炎,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甚至还会导致膀胱炎。


此外,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前列腺癌。前列腺中的正常细胞就像控制闸门的员工,但因为受到一些影响(如遗传、年龄、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些员工开始“黑化”,正常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癌细胞会快速壮大组织,抢夺正常细胞营养,并影响前列腺癌功能,引发排尿异常、疼痛等症状。如果转移了,还会造成转移器官的症状。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前列腺癌进展非常缓慢,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通过手术等治疗方式,患者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疗效;但这恰恰也是个“坏消息”——因为可能已经患癌很久了但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或检查确诊,病情就已经很严重了。

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位居我国男性泌尿肿瘤第1位,每年新发病例为13.42万,近十年来患者发病率上升了约40%[1]。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出现转移,通常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疗。

如何发现前列腺癌?

提到前列腺癌,就绕不开PSA这个指标。PSA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患了前列腺癌后升高(需要鉴别,其他疾病如前列腺炎也会升高)。PSA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是前列腺癌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在我国,通常将PSA正常值上限设定为4ng/ml[2]。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将PSA检测作为常规筛查项目。

“直肠指检”是容易被忽视的前列腺癌重要检查。就像柚子有“果肉”和”果皮”一般,大多数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外周带的“柚子皮”区域。临床上通过直肠指检这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可以触及前列腺外周带的大部分区域,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

影像学检查是前列腺癌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的重要工具:
  • 通过CT检查协助临床分期,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PET-CT的敏感性更高;
  • 核磁共振(MRI)能够帮助定位、诊断和危险分组;
  • 如拜登已发生骨转移,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就是骨骼[3],可以通过骨扫描筛查并对症治疗。


病理检查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做病理检查需要穿刺活检,有经直肠穿刺和经会阴穿刺两种,一般在超声的辅助下进行穿刺。

前列腺癌该咋治?

根治性手术是早中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目前最为常用,能够降低手术的难度。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全身治疗手段,值得强调的是,即使是晚期转移性患者,通过创新的治疗策略和规范的多学科综合(MDT)治疗,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所以患者一定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

雄激素能促进前列腺肿瘤的生长,相当于前列腺癌的“养分”,内分泌治疗的目的是让前列腺癌得不到雄激素的刺激从而停止生长或凋亡。依据内分泌治疗的不同机制,可以将之分为“去势”治疗和抗雄激素药物等治疗。

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去势”治疗,是一类去除体内雄激素或阻止雄激素生成的疗法,包括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

抗雄治疗是抗雄药物阻断雄激素与前列腺癌细胞上雄激素受体的结合,达到“饿死”前列腺癌细胞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是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也被称为新型内分泌治疗,包含雄激素合成抑制剂(阿比特龙)和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恩扎卢胺、达罗他胺、阿帕他胺等)。

目前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是"强强联合":以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为基础,相当于"切断燃料供应";联合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相当于上了"双重保险";此外,研究显示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靶向雄激素受体还可以增强化疗的疗效[4]。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5]:
  • ADT +多西他赛化疗
  • ADT +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二联方案
  • ADT +多西他赛+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三联方案


另外,传统的放疗以及PARP抑制剂,也是前列腺癌常见的治疗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创新疗法,对前列腺癌实施“定向爆破”

化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就杀伤癌细胞来说,它们都是很有效的,但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所以出现了副作用。因此,开发新一代抗癌药的关键思路就是四个字:精准杀伤!

如果能精准地把化疗或放疗投递到肿瘤部位,进行局部高强度攻击,那就能更有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同时避免误伤正常细胞,应该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其实这个想法现在也已经实现了:定向投递化疗的叫“抗体偶联药物”(ADC),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肺癌等治疗;定向投递放疗的叫“放射配体疗法”(RLT),目前在前列腺癌等领域的进展喜人。

传统放疗像大规模空袭,狂轰滥炸,能消灭敌人,但难免误伤平民。而“放射配体疗法”就像带着炸弹的士兵,找到敌营后,把炸药包精准塞到对方总部,然后引爆,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制导、定点爆破

这种药物被注射进血液后,会顺着血流游走全身,然后快速找到目标,即使癌细胞已经转移,只要表达靶点分子,就也能被盯上;有了目标,就紧追不放,迅速与癌细胞结合;然后释放出放射性核素,完成对癌细胞的杀伤。

2022年,美国FDA批准了针对前列腺癌的“放射配体疗法”,针对的靶点是PSMA,中文叫“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简单来说它就像前列腺癌细胞的身份标签,在大多数前列腺癌细胞上都高表达。这个疗法用的配体部分能结合到前列腺癌细胞的PSMA靶点上,一旦结合,它携带的放射性同位素镥-177就会在结合点处用放射线杀伤癌细胞。

根据研究结果[6],在标准治疗中加入“放射配体疗法”,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3.4个月延长到8.7个月,进展风险下降了60%,而中位总生存期(OS)从11.3个月延长到15.3个月,死亡风险下降了38%,客观缓解率(ORR)也从3%提高到了51%。
1.png

当然,任何疗法都有副作用,“放射配体疗法”也不例外,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乏力、恶心、食欲下降及轻度贫血等。每个靶点还有自己特殊的副作用,比如由于PSMA蛋白在唾液腺也表达,一些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口干的困扰。但总体来说副作用还算可控。

毫无疑问,“放射配体疗法”不仅拓宽了医生手里的兵器谱,也给部分患者带来新的选择。而且还在不断拓展和优化,一方面可以尝试不同的配体,换个配体,药物就能靶向不同的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替换不同的同位素,镥-177发射的主要是β粒子,还有能放出α粒子的元素,而相较于β粒子,α粒子蕴含的能量更高、局部作用更精确、更易防护

小结

抗癌技术不断发展,治疗手段也在进步,当前列腺癌晚期时,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新型疗法,能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争取到不错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当然,说了这么多,防患于未然还是最好的,提醒各位男同胞,久坐、憋尿、烟酒不忌等行为都可能对前列腺不太友好。前列腺这个小东西,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诸多不便,请务必爱护好它。

祝男同胞们都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前列腺!

参考文献
[1]Zheng RS, Chen R, Han BF, et al.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46(3):221-231.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40119-00035
[2]CUA.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2022). 科学出版社.
[3]马春光,叶定伟,李长岭,et a.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8,921-925.
[4]Mout L, van Royen ME, de Ridder C, et al. Continued androgen signalling inhibition improves cabazitaxel efficacy in prostate cancer. EBioMedicine. 2021;73:103681.
[5]胡林军, 关有彦, 转移性前列腺癌化疗的治疗进展. 中国医刊, 2023. 58(06): p. 601-604.
[6]Sartor O, de Bono J, Chi KN, et al. Lutetium-177-PSMA-617 for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 doi: 10.1056/NEJMoa2107322


5月福利
与癌共舞论坛联手吉因加,推出“吉爱3000”惠民检项目,最低2000+可及的基因检测专属福利,详情点击公益再升级!低至2000+的肿瘤基因检测,用好了提高抗癌成功率!了解,或微信扫码联系下方小助手进行免费咨询。
640.png
文章声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